首页 大唐一品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二百四十七回 不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陛下,臣有话说。”韦挺丝毫不在意崔仁师那杀人的目光来,径自拱手道:“陛下,就是稚子都知道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之的道理,更何况我等,领利纵横艹 原多年,是我朝的大大敌,若是将这些人都放了过去,那就不是增强了对方的力量吗?臣以为对于这种背信弃义的人。都应该斩尽杀绝,为我朝这次战死的将士们报仇。”韦挺说的义正词严。脸上正气凛然,众人纷纷望着韦挺。韦挺虽然也是宣德殿的一员,但是却是很少发表自己的主张,而像今日这般的情况更是很少了。言语之中虽然没有指责崔仁师,没有指责太子的懦弱,看是在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不是针对崔仁师,但是言下之意。却是在力挺大皇子荆王卢承

的。

“难道,这个韦挺召经投靠了荆王不成?”众人心中暗自警惧起来。一想到荆王的身世,乃是隂 氏之女。地地道道的关陇世家,这种人支持卢承嗣也是有可能的。韦挺可不是一个人,自从入了宣德殿之后。就成了关陇世家之首,相反,长孙无忌虽然也是美陇世家的一员,后宮之中,长孙无忌甚是得宠,但是到底是当年将关陇世家得罪狠了,如今在关陇世家中,并不待见。韦挺一旦支持荆王,这是不是再说关陇世家也在支持荆王呢?

“辅机,你怎么看?”卢照辞心中一阵恼火,本来是一件小事,没想到到了这里,居然就变成了大事了。处置俘虏,难道真的有这么重要不成?卢照辞对眼前的众人的心思感到怀疑。

“圣明无过于陛下,只要此事有利于朝廷就行。”长孙无忌想了想。还是恭恭敬敬的说道。

“狡猾!”崔仁师冷冷地看了一眼,对面的胖子一眼,心中暗自怒骂了一声。但是很快,大殿禸 又响起了几个声音,顿时将崔仁师打入冰洞之中。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臣也的议!”

“臣也附议!”

却见奉文本、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四人也出言说道。神情极为恭敬,脑袋低着,也看不清楚,脸上的一丝表情。

“本来是一件小事办起来却是如此的麻烦,诸位见识广博,能入宣德殿的人,都是人臣中的翘楚,怎么办起事来,连两个小孩都不如。”卢照辞叹了口气道:“还是辅机所言甚是,尔等入宣德殿,一举一动,都要从帝国的利益出发,什么事情对帝国有利,就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不能因为个人的恩怨而倦怠了国事。想象越王,一个小小年纪,居然知道对方战败了,就要罚他们做事。想象蜀王,既然战败了,那就要赔款,难道国家的损失就白损失了吗?好战必亡?哼哼,若是这样打下去。牺牲的都是帝国的利益自然是越打越穷,因为帝国没有从战争中获取好处,只看到太仓中得粮食被不断的运往前线,只看到户部的银钱。不断的搞赏给那些将士们,却没有想到,如何让对方偿付这一切,如何将这些东西转嫁给其他人,转嫁给战争的失败一方。让对方支付我们的耗损,只有这样,战争才能为朝廷带来利益,为帝国百姓带来好处。才会不断的扩充疆土,形成良性循环。”

“臣等明白了。”众臣闻言心中一动,脸上各自显示出不同的神se 来,那魏征正待张口说话,却是不知道说什么,只得低下了脑袋,跟着众大臣说道。

卢照辞叹了口气,虽然自己的这些理论,众大臣并不怎么认同,儒家的以德报怨的思想已经深深的影响着这些人,若非自己是皇帝,若是是哪个朝臣提出这种方略来,恐怕早就被御史言官们的口水给淹没了。但是卢照辞却要将这种思想深入到帝国的上下,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汉家民族心中的血性,才能不断的激发以后的历代君主不做守成之君,让能让那些渴望开疆扩土的君王们,不会因为大规模发生战争而使的帝国陷入动荡状态,才使的后世君王不会出现杨广那样的傻蛋。更是不会后世清朝那般不胜却胜,不败却败的尴尬局面。

“这件事就这么着!派人去艹 原去见领利,让他赎回这十万大军!想必这个时候,他还是迫切需要这些人回去的,联秉着圣人的宽恕之道,对他以往的事情既往不咎,但是这些人留在我大唐,要吃掉许多粮食,对我大唐是个负担,这种负担不应该是由我大唐来承担,而是让领利来付款,还有,这次大唐的损失,也让他象征性的给点!不多,一千万钱。”卢照辞神情极为轻松,却是让宣德殿禸 的七位辅政大臣听的心惊胆战,一起为领利默哀。

5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