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苏联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241 反攻的条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眼光?曼图洛夫作为一个来自21世纪的穿越者,他的眼光自然比其他苏联人还要“长远”得多,毕竟他能够准确地预测到将来会发生的事情,也能以一名“后人”的角度,客观地分析、思考问题。

……………………………………………………………………………………………………

战争已经进入了第四个月头,莫斯科依然遥遥无望,希特勒“三个月禸 消灭苏联”的幻想已经化为了泡影。

经过激烈的战斗后,苏德两国军队都遭受了不小的损失,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都在“曼图洛夫防线”前吃了败仗,元气大伤。

无论是损失了第2装甲集团军的中央集团军群,还是损失了半个第一坦克集群的南方集团军群,都在面临着兵力不足,士气低落的问题,已经没有能力在短时间禸 发起大规模的攻势。

而北方集团军群在纳尔瓦战役之后,虽然也有损失,但因为他们并没有遇上围歼战,而且善于利用爱沙尼亚民族主义分子当炮灰的缘故,自身的损失并不是很大。

不过,面对着纳尔瓦一带坚固的防线,还有苏联红军优势的兵力,没有制空权,又没有兵力优势的德军,已经无法突破这道以曼图洛夫命名的防线。

“同志们,经过艰苦的战斗之后,我们伟大的苏联红军,成功将德国入侵者抵挡在旧国境线以西,保障了后方人民的生命财产。

现在,我们已经击败了他们,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兵力,足够好的装备!现在,是时候向侵略者发起反攻,收复失地了!”在克里姆林宮召开的最高统帅部会议里,斯大林开门见山,点出了这次会议的主体——准备反攻!

“斯大林同志,我认为我们现在并不是发起反攻的时候。一来,我们缺乏足够的资源实施反攻。二来,我们的后勤供给存在重大的问题,火车经常误点,道路情况恶劣,而且卡车和运输机的数量不足,运输效率低下。

如果我们没有解决后勤供给的问题就贸然发起大规模的反攻,恐怕我们的战事将会进行得比较困难,也消耗更多的时间,同时也要付出更多的伤亡。

第三,我们的通讯系统还并未完善,一些部队依然没有配备无线电设备,在进攻时,难以和上级或者其他部队进行联络。这样的话,我们很难对这些部队进行有效的指挥,也很难掌握这些部队面临的情况。”

朱可夫点出了苏联红军在后勤上和通讯设备上所面对的问题,这些问题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但其重要性并不亚于武器研发。

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苏联红军的作战能力将会得到不小的提升,但火车误点的问题这十几年来都没有解决,而数以万计的卡车、牵引车,还有数以千计的运输机,也不是一时三刻能够造得出来的。

就算苏联现在的通讯设备并不缺乏,产量也跟得上,但把无线电设备送到每个队伍里,安排熟悉无限点艹 作的人员,恐怕也需要一些时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