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苏联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379 中东局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阿拉伯国家与以se 列关系破裂已经在所难免,而西方国家也开始出现了排犹倾向,只有苏联和其他欧洲社会主义国家还与以se 列保持着相当良好的关系,为以se 列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不少资源,也向以se 列提供了不少武器和弹药,为以se 列在第一次中东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战争的胜利,虽然确保了以se 列的独立地位,也使以se 列共产党和联合工人党得到了以se 列人民的广泛支持,但却令苏联与中东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陷入了破裂的状态,也令埃及、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土耳其等中东伊斯兰国家向英美阵营靠拢,使西方阵营的势力范围扩展到中东。

对于这样的局面,作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斯大林也感到相当的忧虑,因为中东在地理上比西欧和东亚还要靠近苏联核心区域,土耳其和伊朗更与苏联的俄罗斯高加索、突厥斯坦地区相接壤。

万一美国取得了土耳其和伊朗的驻军权,在中东建立军事据点,他们将能够从中东地区直接打击苏联本土,对苏联高加索、中亚和俄罗斯南部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了不小的威胁。

显然,这样的局面对苏联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当美国人把势力范围伸到苏联家门口的时候,苏联却无法对美国本土进行打击,变相使苏联失去了战场主动权,只能被动地在高加索和中亚区域部署防守。

在很多人看来,苏联支持以se 列的举动跟自我挖坑无异,虽然得到了以se 列这个盟友,解决了自己国禸 犹太人去向的问题,但却使自己得罪了整个阿拉伯世界。

然而,曼图洛夫并不这么认为,拥有历史记忆的他,清楚知道以se 列的发展潜力,也大致了解阿拉伯国家未来的发展进程。

其实,在历史上的1940-50年代,就算苏联不支援以se 列,阿拉伯国家也不会采取亲苏的立场,直到阿拉伯社会主义者纳赛尔在埃及政变上台,并且与英法在苏伊士运河问题上出现利益冲突的时候,才开始采取亲苏的立场。

后来伊拉克和叙利亚的阿拉伯社会主义复兴党夺权后,也因为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利益的缘故而投靠苏联。在曼图洛夫看来,只要苏联能让纳赛尔和复兴党像历史上那样成功夺取政权,并且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中支持埃及,相信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这三个未来的“阿拉伯社会主义国家”都会转投东方阵营,而唯一棘手的是,以se 列的存在始终还是和阿拉伯世界的利益有所冲突,这一点还需要用过人的智慧和手腕来解决。

无论如何,既然苏联走到了这一步,那也就没有后悔和重新决定的余地了。当得知以se 列在第一次中东战争取胜后,时任苏联外交部长的莫洛托夫不仅给以se 列发来了贺电,还向以se 列共产党政府发出了出席苏共二十大的邀请,并承诺会向以se 列提供更多的援助,以支持以se 列的发展。

但与此同时,美国的犹太资本家也偷偷地向以se 列的资本主义党派输送资金,试图借着社会主义势力在以se 列根基未稳的机会,提升以se 列亲西方政党在下次大选中的胜算。而美国的中情局特工在以se 列的频繁活动也给以se 列的共产党-联合工人党政权构成了不小的威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