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欢恬喜嫁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9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但钱四海就是有股不服输的劲儿,中了秀才两年之后又得中举人,再七年之后终于金榜题名中了进士。

虽然只是二甲的最后一名,但比起那些同进士,又要好了太多,不是吗?

钱四海虽然在科举之路上并不算平顺,但自中了进士之后,却在那许多人之中很快就脱颖而出了,这就缘于钱四海过人的心性,以及自幼在商贾之家里练就的圆滑,倒是一点一点的就入了景泰帝的眼。

景泰帝看中的是钱四海对金钱的敏感。

说起来,钱四海做生意的天赋比读书要强了太多了,不过架不住他自己就乐意读书,又真的在科举这条路上走了出来。

所以,在景泰帝一时兴起,将钱四海放到了户部之后,倒是叫钱四海从此就风声水起起来。

户部那是什么地方?

可不就是大梁朝的钱袋子吗?

对于打小就在商贾之家里长大的钱四海来说,管银子,这还不简单吗?

是以,虽然进入户部之时只是一个六品的清吏司,但钱四海就是很快就冒出了头,更因为揪出了几例贪腐案而得了景泰帝接连几次的擢升。

到得如今,钱四海已经是正二品的户部左侍郎。

从六品到正二品,也仅仅用了七年的时间,这样的升迁速度可以算是大梁朝第一人了。

还不仅如此。

如今的户部尚书李大人年事已高,自今年年初起就已经先后三次向景泰帝告老,但景泰帝念及李大人劳苦功高,一直舍不得放人,所以将李大人的几次告老都压下了而已。

不过,前些时日,李大人突生一场猛疾,如今只能卧病在床,别说是上朝了,就是自己起身都不行,自然也就不能再胜任一部之首的重任了。

如此,景泰帝纵是再不舍,只怕也要再另寻一人升任尚书了。

钱四海,就是最有可能的那个人。

一部尚书,而且还是握着大梁朝的钱袋子的户部尚书,其权柄有多重自然可以想象,钱四海若是这次真的能够升迁,纵是在朝堂之上,也便有了极大的话语权。

所以,这段时间钱四海倒是突然就变得炙手可热起来了。

钱四海膝下儿女不少,但最疼爱的却是钱书妤这个次女,听说是因为当时钱书妤一降生,钱四海就考中了秀才。

中秀才,这是钱四海踏出功名之路的第一步,自然而然的,钱书妤也就被钱四海当作了福星一般的存在,自幼就千娇万宠的。

如今钱四海极有可能成为一部尚书,最受钱四海疼爱,又尚未婚配的钱书妤,当然也就成了许多家中有儿子要娶妻的夫人们眼中的香饽饽。

就比如孙氏。

徐玉见想到这里,眼里便有了几分了然。

前几世当然是没有这件事的,那时的武定侯府正日渐走向衰败,更被旁人当作是瘟神一般回避着,孙氏又哪里有可能想着聘了钱书妤来给自己做儿媳妇?

在徐玉见的记忆之中,钱四海果真是在明年开春之后被景泰帝擢为户部尚书,一时之间风光无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