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之大汉崛起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九十四章双喜临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三日之后,刘禅在荀彧这边请了天假,才带着礼物来拜见诸葛亮。

诸葛亮的书房之中。

诸葛亮手中翻看着一本纸书《左传》,桌案上放着一些刘禅带来的活字印章,这本纸书,便是刘禅送给诸葛亮的礼物。

诸葛亮看罢之后,不由得开怀大笑,赞赏道:“这就是公子在信中所说的纸书?以及印刷术?有此物,天下士人必定心向主公,主公何愁不能得天下呀!难怪荀令君会为了此物收你为徒。”

诸葛亮目光长远,一眼就看出了纸书以及印刷术的好处。

有人认为,世家垄断知识,文化,从而掌控着偌大的权利,纸书印刷术的出现,便瓦解了世家垄断知识的局面,触动了世家的利益,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

并且大错特错!

首先,纸书在如何泛滥,穷人也是难以获得学习的机会,就像后世,书籍无数,知识无数,学之不尽,用之不穷。

可哪怕是有了义务教育,穷人家的孩子,还是难以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有的人为了生计,甚至早早辍学谋生。

如今三国时期,普通百姓,生存都成了问题,吃饱穿暖,是他们唯一的追求,读书?是奢侈,有些人求他们读都不读,本来粮食就不够吃,家中还养一个只会读书的闲人,在他们看来读书还不如种田好使。

所以读书,不管在任何时期,都是有钱人的专利。

而且是读了书就能够当官吗?

普通百姓,寒门子弟,就算有人想要通过读书当官,出人头地,首先得过两道难关。

第一,是获得被教育的机会,第二,读书成才之后,获得步入仕途的机会。

国家,也给了读书人出人头地的机会。

军功爵制以及举孝廉制,这两种制度,可以让人才获得出人头地机会。

较为简单一点的,便得举孝廉,举孝廉的权利,一般掌控在世家大族,或者名儒大家手中。

而他们举荐的人才,一般都是自己治下州郡的属吏,或者自己门下通晓经学的学生。

走举孝孝廉的路子,要么才学过人,声名远播让世家大族的发现你的才能,如此才能获得他们的举荐。

要么就得跟世家大族搭上关系,投奔世家大族,成为他们的学生、属吏,幕僚,世家大族举荐孝廉,自然是先举荐自己亲近的人,这也就是门生故吏的由来。

而另一种晋升方式,便是依靠军功爵制,从军立功,依靠战功获得官职,爵位。

这也是如今三国乱世,人才晋升的主要方式。

三国乱世,诸侯争霸,竞争激烈无比,举孝廉制度,注重人才的德行,已经不能满足于诸侯对人才的需求。

所以曹艹 ,便发布了招贤令,下令唯才是举,因此曹艹 麾下,人才得数量,质量都远超其他诸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