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之大汉崛起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35章大汉的第一次科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诺!”诸葛亮拱手领命。

次日一早,考核正式开始。

这段时间,诸葛亮在杜县已经整理出了考场,由于人数较多,一个考场根本容纳不下,在杜县,大大小小的考场有十多处。

上午考经学,下午则考明算。

如此规模,也算是一大盛事,只可惜,这批人才的质量并不高。

因为曹真退守长安之后,便将许多官吏给召集到了长安,因为曹真知道,这些人不召集起来,就会被刘禅所得。

曹真坐镇关中多年,对于关中的人才非常清楚,他召集起来的,大多都是精英,而剩下的,多是歪瓜裂枣。

很快一天的考核便已结束。

几千分卷宗,送到了刘禅的府衙。

刘禅与一众官员抓紧时间批阅,因为地方上现在是处于无官治理状态,刘禅必须尽快挑选出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

刘禅手里拿的,是数百份明算的考卷。

明算,也就是算数,在后世就相当于数学,因为平时官府要统筹计支,比如粮艹 ,税收,支出多少,收获多少,都要用到术算,所以明算是考核官吏的一大科目。

这些其实都是非常简单的算数,复杂一点的,也不过上万的加减法和一元二次方程之类的罢了,比如鸡兔同笼的问题。

但这个时代数学的研究并不深奥,连加减乘除的算法都没有。不精通数算的人,连几十的加减法都要想很久,因此明算也是一大难点。

刘禅看着桌案上的考卷,只觉得自己是在批阅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试卷。

“这个叫李明的居然连百以禸 的加减法也能算错,连小学生都不如,就这样的还能当官?而且还是一县县丞!”

刘禅一连批阅了几十份考卷,只觉得心力交瘁,几十份考卷之中,只有寥寥数人达到了及格线,剩下的都是错的一塌糊涂。

明算,刘禅采用的是百分制,及格分数为六十分。题目由浅及深,一开始是百以禸 的加减,随后是千,万,最后则是涉及到复杂的方程之类。

这考卷的深奥程度,最多也就小学三年级的水平,然而及格的人数却是寥寥无几。

不过考虑到三国时代的数学水平,刘禅也只能忍了。

刘禅与一众官吏们通宵达旦,批阅到半夜,才将所有的考卷给批阅完成。

刘禅询问道:“怎么样,统计出来了吗?”

诸葛亮拱手说道:“经学合格的一共有一千两百三十六人,而明算合格的只有八百七十五人。”

“哎,有真才实学的人太少了!”刘禅叹了口气,下令道:“将除其他三科未考之外,所有明算不合格的人全部剔除了吧,”

“陛下,如此是不是太严苛了。”一个官员闻言拱手说道:“如此一来,剔除大半,官吏将会非常紧缺啊。”

“是啊,有些人经学答的不错,可以留下来啊。”

刘禅一拍桌案道:“胡闹,经学答得好,不代表会治理国家,连明算都算不清楚,光会说圣人道理有何用?经学和明算是基础,二者并重,才可为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