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战神王爷狂宠倾城医妃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百二十四章 流水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就是想请王妃帮忙,昨夜那些工匠实在是看不懂你的图纸,没有做出来,而且那个流水线工厂,还是需要王妃的指导才行,我家老爷实在是不懂这些。”张尚书夫人说道。

“他怎么不来啊?”依依问道。

“见王妃,还是派家里女眷过来方便些,再者,我与王妃原本相熟的。”

依依这才知道昨晚张尚书为什么要跟王爷求饶了,原来是在这里男女之防竟是这么严,即便是有要事需要见面都不行。

依依嘴角抽了抽,有必要这么防着吗?又不是偷情约会,这正常的沟通交流都不行吗?而且还有这么多丫鬟仆人盯着呢。再说了,尚书夫人又不懂,依依跟她说那些事,她听得懂吗?能直接当面说清楚的事情,干嘛要通过中间人传来传去的。

依依便要张尚书夫人先行回府,然后要天问过去指导一下怎么做缝纫机,他不是号称自己看一眼图纸就看明白了吗?既然这么厉害,还藏着掖着不露一手怎么行呢?

等到下午,便有仆人过来传信,要依依去一趟,依依这才前往工部织造局。

一台崭新的缝纫机已经做好了,依依娴熟的将线穿好,因为以前奶奶很喜欢用缝纫机修修补补,眼神又不好,都是依依帮忙穿针引线的。

穿好线后,依依拿来两块布重叠在一起,脚一踩踏板,皮带带动轮盘转动,那针飞速地上下穿梭,速度快得都看不清针的模样,运动轨迹都虚化了。依依一边踩踏板,一边挪动布匹,不过一眨眼都功夫,两块布就缝好了。

依依把线剪断,把布拿给大家看。两块布已经,才连在一起啦。针脚又细又密又整齐。用手扯了一下,很结实。

那绣娘说道:“王妃,这缝纫机真好用,就缝刚刚这个东西,我们若是用针线缝也得要花一炷香的时间才能缝号。而王妃这不过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就缝好了,速度真快啊!而且还结实。”

大家纷纷把布传来传去地看,看完不禁啧啧称赞。这里的人都说到:“有了这个东西我相信一定会事半功倍啊!”

张尚书已经被这台缝纫机的岂止是办高效率给震惊了,连忙拍马屁道:“岂止是事半功倍,这是一百倍。”

依依说道:“你找一个好一点的聪明一点的绣娘来专门负责用这台缝纫机缝制衣服,她就不用做其他事情,充分利用这台缝纫机的效率,不要把这台缝纫机空闲着。你继续按这个图纸多做一些缝纫机来,保证你能在半个月禸 把这所有的事情做好。另外把衣服分为小号中号大号特大号。规定统一的尺寸。这样即使同一件衣服经过不同的人手,他们做的每一个部分合起来后也很合适。每个人负责一个小工种。如同机械作业一样。这样能大大提高人工作的效率。”

张尚书听得云里雾里的,在这些下人面前若是承认自己堂堂一个尚书竟然没有听懂轩王妃说的话,那得说明自己有多笨啊,可是自己也不能不懂装懂,不然自己可不会啊。张尚书说道:“王妃能否再细说一些?”

“剩下的就交给天问吧,他留下来指导你们。”依依看向天问,虽然自己与天问不熟,不过天问可比白澈那家伙听话得多,自己要天问做什么,他就会去做。而白澈那家伙就钻钱眼里了,干啥都不肯吃一点亏,帮着抄个家规还想跟她要误工费。

果然天问没有拒绝夏依依,点头答应了。

依依忙完了织造局的事情便直接回了静苑,结果凌轩在王府特意给她准备了晚饭等她回去吃,也没有等到她,凌轩一生气,自己也不吃了,一桌子美食就这么撤了下去,便宜了那些下人。

半个月未到,所有的衣服提前做好了,张尚书高兴地将做好的衣服带了几件带到朝堂上,跪下来说道:“启禀皇上,微臣已经将十万套战袍和武器做好了。”

“这么快?张尚书果然是个人才,朕没有看错你。”

“启禀皇上,微臣不敢居功,此次能提前做好战袍,多亏了轩王妃献计献策。若不是轩王妃发明了缝纫机,微臣只怕难以完成任务。”虽然张尚书倒是想让自己领这个功劳,可是抢谁的功劳也不能抢轩王妃的功劳啊,那轩王不得宰了他啊?

“朕倒是听说过。”

张尚书一听,更是庆幸刚刚自己没有抢功劳,这皇上可是早就打听过这边的情况了,张尚书拿出来几件衣服,说道:“这几件衣服就是用缝纫机织制的,还请皇上过目。”

“呈上来”

皇上身边的李公公连忙下去将张尚书手上的托盘带上去,皇上展开来一看,又用力拉扯了一下,十分赞赏地说道:“这衣服上的针线缝制方法确实不太一样,不过倒也十分结实。”

“回皇上,这衣服的材质是棉和麻混纺的,因为棉花不够,里面则用棉花和鸭绒或是羊毛等混着填充。因此,衣服穿着又暖和又结实,这也是轩王妃出的主意。”

“朕倒是不知道这轩王妃还有这样的才干呢。”

“轩王妃天资聪颖,又心系百姓,乃百姓之幸。”

“既然轩王妃有功,便赏一套如意给她。”

虽然上次夏依依因为月贵嫔母女三人的事情而得罪了皇上,皇上对夏依依便有些讨厌,但是皇上已经借这件事情削了贤贵妃的后宮之权,又给轩王赏赐了一些侍妾和两个侧妃,也算是惩戒了一下夏依依。

不过皇上也看得出来夏依依是个有胆识的人,又聪慧,从年夜宴的时候,她解了阿木古力的那个巧方,赢了天潭宝剑和一千两黄金,这个巧方在场的所有人都无法解开,而夏依依却解开了,可见她十分聪明。而且她又发明了温室大棚技术,给东朔确确实实带来了很大益处,百姓日子也比以前好过一些了。所以夏依依能解决东朔的这次燃眉之急,皇上也并没有特别惊讶了,似乎对于夏依依有这样的才华已经见怪不怪了一样。

皇上一向是赏罚分明,特别是在朝廷官员面前,就一定得做到尽量公平,才能服众,所以便很大方地赏赐了夏依依,似乎已经原谅了上次夏依依在大殿里辱骂自己的事情了。

皇上给李公公使了一个眼se ,李公公便高声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今天朝廷上的风头又都被夏依依给占尽了,他们那些个老匹夫才不会在这个时候把自己那些无能解决的烂摊子说出来,以免惹得皇上瞧不起他们,堂堂一个男子还没有一个女人有用。因此朝上无人再启奏,皇上便宣布了退朝。

皇后得知皇上赏了轩王妃的消息后,十分不痛快,如果轩王妃在百姓中得到了好声誉,那么轩王也会得益,哪怕他还是一个残废,可是名声太好了,压过了志王的名声,那便就是个坏事。于是皇后收拾了一下便去了皇上那儿。

“皇上,臣妾给你炖了鸽子汤,这冬日里喝最好了,培元固本。”皇后将汤用小碗盛出来,端到皇上手中。

皇上喝了一口道:“皇后今日可有事要跟朕说?”

“皇上,瞧您说的,好像臣妾有事跟你说才给你炖汤似得。”皇后半撒娇道,还欲靠到皇上身上去,可是瞧着宮人都在,又想端起皇后的威严,便就站直了身子。

皇上喝了一口汤,便放下了碗,说道:“这汤也喝了,既然皇后无事,便先回宮吧,朕还有奏章要批改。”说完看也不再看她一眼,又投入到批改奏折当中。

皇后只是想撒个娇而已,结果皇上根本就没有顺着她的话跟她打情骂俏几句,却直接将她堵了回去。

可是皇后话都没有说完,目的还没有达成,又岂肯这么无功而返,便说道:“皇上,臣妾还有句话没说完。”

皇上不悦地将手中的奏章扔到桌案上,抬起头来,竖眉说道:“朕刚刚问你,你又说没有事,怎么现在又有事要说了?”

皇后害怕地退了一步,跪下来说道:“臣妾是怕说出来的事情惹皇上生气,所以开始不敢跟皇上说,不过为了天下苍生,臣妾大着胆子也要劝谏皇上。”

“什么事,你倒是快说。”皇上心中已经对她要说的事情猜了个大概了。

皇后诚恳地说道:“皇上,自古后宮不得干政,轩王妃虽然不是后宮嫔妃,可也是皇室之人,她屡屡插手朝政,实在有违朝纲。”

皇上睥睨了她一眼,她心里在想什么,自己还能不知道吗?皇上说道:“那依皇后看,应该如何处置呢?”

皇后说道:“应当把她关在皇觉寺静思己过。”

哼,皇觉寺,那是什么地方,那也就比慎刑司好过一点点而已,保准她轩王妃进去以后,能不能出得来还是个问题呢。她以前害得志儿被关入宗人府,本宮岂能让你轻易躲过去?皇后的嘴角不禁溢出一丝坏笑。

皇上仿若大悟道:“皇后说得对啊,这国家之事岂能让一个女子来艹 心呢?应该让男人来。”

“皇上英明”皇后不禁窃喜,皇上这是答应了。

“既然皇后也认同,那这样吧,这北疆战事焦灼,这北云国除了副将三个,还有一个将军,更是还有太子亲自坐镇。而我东朔仅仅只有两个副将镇守,一个将军,如今渐渐抵挡不过了,皇后既然如此忧心国家大事,觉得应该由男儿来承担起国家之事,不若我们东朔就派志王过去坐镇,如何?”

皇上的眼眸紧紧地盯着皇后,眼眸里掩饰不住的讨厌,他最讨厌皇后对他所做出的决定指手画脚。

皇后一听,由跪着的姿态瞬间变成瘫坐在地上,志王一向只在宮中养尊处优,唯一做过的政事还是仅仅是去灾区派粮,捉拿山匪,那都还派着重兵保护着他的。从来没有真正上过战场。

那北云国可是蛮荒之地,那里的人茹毛饮血,残暴凶狠,那太子更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人,他的威名仅次于轩王,是第二战神。志王去跟他打,无异于以卵击石,能不能活着回来都是个问题。不行,志儿绝对不能去。

皇上静静地等着她回答,空气突然安静下来。

皇后呆在了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半晌,皇后喃喃的说道:“志儿他,并不擅长打仗。还请皇上三思,另派人选去北疆吧。”

皇上促狭着双眼问道:“那他擅长什么?是谋略,是点兵用将,还是治国平天下?”

皇后一下子突然想不起来志王究竟会什么?他资质平庸,在治国策略之上,根本毫无建树,若是上战场打战,又更不可能,他没有打战才能。可以说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志王都没有轩王优秀。

皇后心里咯噔一下,皇上这是不想立志儿为太子?可是他还能立谁为太子?轩王这个阻碍志王的最大障碍,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残废,眼睛都瞎了,还怎么批阅奏折,不可能立轩王为太子。而安王,就只会在南方享乐,身份低微,长得又丑,根本就无心朝野。大臣是不会支持安王的。

皇后大着胆子说道:“皇上,志儿他有治国之才。”

“一套空理论?”

“假以时日,志儿定能展示他的才华。”

皇上冷哼一声:“如何展示?皇后这是要志王代替朕来决策江山?”

皇后惶恐道:“臣妾不敢。”

“退下”皇上再也不想看到皇后在这里戳着。

“是”

皇后不甘地退下,不仅没有把夏依依惩罚到,反倒把志儿给搭了进去。不行,绝不能让他们抢了功劳。

哼,粮艹 ,衣服,武器,都提早准备好了又怎样?倘若这批粮艹 送不到军营,那些人必输无疑,本宮倒是要看看你轩王还能有多大的能耐。

第二天朝堂上,大臣说道:“皇上,军粮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和衣服一起送到北疆去,就是不知道该由谁送去好。”

“依臣看,应该派一个武将去,才能保证军粮的安全。”

钟达一派的一个大臣站出来“建议”道:“不若就派袁自清去吧。”

这袁自清是轩王的旧部副将,武功不是很高,但是用兵谋略倒也还行,若是派他去,他还可以留在北疆帮助夜影抵抗北云国。如果他送的粮艹 半路出了问题,遭遇劫持或者晚送到,那他就死定了,反正他是轩王的人,死了也白死。也能打压轩王一派的人。

那大臣叹道:皇后使得一手好计策啊。

皇上看了一眼那个大臣,便是明白他们定是受了皇后的意思,才会推荐轩王的人去,皇上的眼里闪过一丝隂 鸷,皇后,你果然不死心,将手从后宮伸到朝廷上来扰乱朝纲。皇上缓缓说道:“依朕看,就派志王押送粮艹 吧。一个男子,怎能整日里缩在宮里,也该出去历练历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