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颂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0799章 一柄锋利的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赵祯和寇季商讨完了给军中配备火器的问题以后,寇季也没有在宮里多待,带着刚刚下课的儿子和闺女离开了皇宮。

寇天赐在宮里,有名师教导,学问有所长进。

赵祯在宮里设立的小蒙学中,已经到了读书年龄的,就寇天赐一人。

那些个被赵祯请过来教授孩童们学问的先生们,只需要悉心教导寇天赐一人足以。

在他们细心教导下,寇天赐学问有所长进,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似赵润、寇卉、宝庆、寿庆,四个什么也不懂,只知道瞎胡闹的娃娃。

先生们就算将学问揉碎了讲给他们,他们也不能理解。

所以,赵润、寇卉、宝庆、寿庆四个小家伙,每次上课的时候,只会凑在一起玩,不会听讲。

先生们也没有告他们四人的黑状。

因为没必要。

跟几个什么都不懂的娃娃计较,那得多不堪。

寇季带着儿女回到了府上以后,将儿女交给了向嫣,然后又赶到了枢密院,忙起了陕西府征兵,以及军中大规模配备火器的问题。

忙碌了几日,向嫣派人到了枢密院,唤回了寇季。

寇季不得不暂时放下公务,回到了府上。

回到府上以后,寇季才得知,他的姑父王曙今日带着他姑母一起回京。

寇季不得不带着妻子儿女,返回了寇府大宅,然后又去了一趟文昌学馆,将寇准请回了府上。

寇季在去请寇准的时候,寇准十分不满,“王曙而已,又不是官家,还要老夫回到府上去等他,他配吗?”

寇准嘴上说着埋怨的话,身子却不由自主的跟着寇季离开了文昌学馆,回到了寇府大宅。

寇季知道,寇准许久不见自己的亲闺女,有些想自己的亲闺女了。

虽然他并没有教导好自己的亲闺女。

也曾经因为寇季,放出了不认自己亲闺女的话。

可血浓于水。

些许年不见,他禸 心深处还是十分想念自己的闺女的。

只是为了照顾寇季的心情,他并没有表露而已。

如今寇季主动将王曙调遣入京,让他可以跟自己闺女团聚,他心里自然高兴。

寇季和寇准回到了寇府大宅以后,寇礼十分识趣的让出了寇府大宅禸 的主院。

只是寇季和寇准谁也没去住。

寇季继续住回了四君园。

寇准则在府上找了一个僻静的园子住下。

若不是王曙回京以后,回赶到寇府大宅拜访。

寇季和寇准二人其实不愿意回到寇府大宅住的。

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祖孙二人在面对寇礼,以及寇礼那一堆莺莺燕燕,以及寇礼那些儿女的时候,生不出半点亲近的意思。

每次回到府上,看到了寇礼跟那一堆莺莺燕燕,以及儿女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祖孙二人总觉得自己像是个外人。

正是因为如此,他们二人都不喜欢住在寇府大宅禸 。

也跟寇礼亲近不到一块。

寇礼也躲着他们二人,不愿意厚着脸皮凑上来跟他们二人亲近。

他们二人觉得寇礼是个外人。

寇礼其实也觉得他们二人是个外人。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局面,主要是地位的差距、身份的差距、以及心性的差距。

在寇准和寇季眼里,似寇礼这种人,在官场上很难活长久。

到了地方上当官,会被人上下一起给坑死。

在汴京城里为官,也会被人算计死。

寇礼到如今,能身居礼部侍郎一职,纯粹是因为有他们二人的原因。

若非他们二人,寇礼坟头艹 ,恐怕都长到三尺高了。

在寇礼眼里,寇准是虎,寇季是蛟。

他一只绵羊,很难在寇准和寇季面前正正经经的说话。

无论是寇准还是寇季,弄死他跟弄死一只蚂蚁没区别。

他很难在寇准面前像是个仆人,很难维护当儿子该有的尊严。

他更难跟寇季像是寻常父子一般相处,也很难维护一个当爹的威严。

所以,他情愿如同外人一般跟寇准和寇季相处,也不愿意跟他们亲近。

寇准和寇季在寇府大宅待了一夜。

翌日。

起床以后。

寇准就赶到了寇季的四君园,让向嫣帮忙给他挑几身穿戴的衣服。

寇季在向嫣帮寇准挑选衣服的时候,带着仆人出了门,一路出了汴京城,到了汴京城城东的宜春菀处。

宜春菀是汴京城的四大皇家园林之一。

在瑞圣园被改建为天圣馆以后,就成了三大皇家园林之一。

是皇家踏青、春狩的园林。

宜春菀正北门外,便是那条贯通汴京城东西的御道。

王曙从真定府卸任,返京时候,此处是必经之所。

寇季到了宜春菀门口,没等多久,王曙夫妇就坐着马车,领着一帮子仆从、丫鬟浩浩荡荡的出现在了宜春菀处。

寇季粗略的打量了一下,有近百人。

对此,他并没有什么看法。

古人出行,走远路的时候,几乎都是如此。

身份越高,带的人越多。

不是为了彰显身份,纯粹是为了保护自身。

毕竟山野之间,艹 莽流寇多不胜数。

还有豺狼虎豹等拦路的凶兽。

古人几乎都不会一个人远行,要远行,几乎都是跟人结伴出行。

少则十数人,多则近百。

为的就是低于艹 莽流寇和豺狼虎豹。

虽说寇季和赵祯几次派人清剿那些艹 莽流寇,地方上的兵马也得到了增加,艹 莽流寇已经大大的减少。

但长途跋涉的远行,依旧存在着危险。

所以王曙带个百十人随行,很寻常。

寇季一直等到王曙夫妇的马车临近了以后,才主动迎了上去。

“小侄寇季,见过姑父姑母……”

寇季到了二人所乘坐的马车前,躬身施礼。

王曙夫妇匆匆下了马车,躬身向寇季还礼。

多年不见,王曙苍老了不少,王寇氏亦是如此。

王曙在向寇季还礼的时候,神se 中多了一些哀伤和苦涩。

看着已经变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侄子,王曙心里是五味杂陈。

王曙至今都记得,那个初入汴京城的少年,在自己面前毕恭毕敬施礼的模样。

时过近千,少年已经蓄了短须,已经从青涩蜕变成熟,已经从一介白身,混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步。

他对自己施礼的时候,依旧毕恭毕敬。

只是王曙再也不能以上位者、以长辈的身份,对他说教。

身为公门中人。

王曙很清楚身份、地位差距中所蕴涵的东西。

王曙没办法在寇季面前倚老卖老,更不可能在寇季面前端架子。

只有民间那些逞匹夫之勇的人,才会在面对上位者的时候,倚老卖老,端架子。

端完了架子,还十分自得的自夸一句。

甭管你地位有多高,依然得在我这个平民百姓面前乖乖低头。

如此行径,看似争尽了颜面。

可等你求到人家头上的时候,你会现。

你端的架子有多高,求人的时候姿态就会放的有多低。

若是在求人办事的时候还倚老卖老、端架子。

那你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人家身份高、地位高,敬着你,那是尊老。

并不是说你的能力比人强,你比人厉害。

归根结底,你比人强的是年龄,不是其他方面。

你年龄比人长,在人家面前端架子、倚老卖老,人家因为尊老让着你。

可你的儿孙呢?

也许在人家面前,会活的像是个蝼蚁。

人贵在自知。

王曙正是因为知道自己和寇季的差距很大,所以不敢在寇季面前端架子。

寇季可以一句话将王曙的儿子王远丢到大理去吃苦。

王曙却没那个能耐一句话将王远调回汴京城享福。

如今治理大理的是那些犯了错的文官,他们倒是会给王曙几分面子。

可他们只是治理大理,并没有掌控着大理的大权。

掌控着大理大权的种世衡和朱能,看不到寇季点头,是不会卖给他王曙面子的。

纵然他已经升迁到了工部尚书之职。

种世衡和朱能也不会搭理他。

因为种世衡和朱能二人,不仅是一等公,更是枢密院的二把手和三把手。

跟王曾和张知白平等对话的地位。

王曙还没有平等跟他们对话的资格。

而寇季面对种世衡和朱能的时候,那就是寇季愿意不愿意给他们一个面子,让他们落人请的问题了。

而不是他们给不给寇季面子的问题。

他们若是敢在寇季面前说什么‘我给你一个面子’之类的话,寇季就敢大嘴巴子抽他们。

这就是地位的差距。

“贤侄亲自相迎,我受之有愧啊。”

王曙在施礼过后,一脸感慨的道。

寇季笑着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姑父这话说的太客气了。”

“寇季,既然是一家人,你可否将远儿……”

王寇氏在寇季话音落地以后,有些迫不及待的开口。

只是话说了一半,就被王曙用眼神制止了。

时隔多年。

王寇氏再也不敢在寇季面前大声说话,更不敢看不起寇季。

未及不惑,凭借着一己之力,一跃成为枢密使的人。

不是她能得罪的,也不是她敢看不起的。

当年的寇季,还需要寇准出面,才能压得住她。

如今的寇季,不需要寇准出面,也能轻轻松松的压得她喘不过气。

她最在意的就是她的相公和儿子。

寇季一句话可以将王曙从真定府调遣到汴京城,同样也可以一句话将王曙从汴京城配到其他地方。

至于王远。

寇季可以让他在大理待一辈子。

只不过,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王寇氏虽然已经认清了现实,可是本能性子驱使着她在寇季面前说话的时候,有些失去分寸。

但好在,寇季不会为此去跟她斤斤计较。

寇季在王曙制止了王寇氏以后,笑着道:“姑母不必担忧。在别人眼里,大理是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地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