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妖孽学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61章 展望(12.20后再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像这样采用举国体制来进行一个大型科研项目,其实也是很有风险的;这种风险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如何保证这样的投入肯定会出成果?其次,如何保证这些经费的高效利用?有没有更好的方案?举个例子,华国和米国同时开展某项科研竞赛,华国花了一百亿美元才把项目做出来,米国则冒出来个天才用十亿美元就搞定了一切,效果还比华国的好!这让外人知道了该如何评价?

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并不少见,比如当年海森堡领衔,哈恩、盖革、劳厄、波特等顶级科学家参与的铀俱乐部和奥本海默领衔,费米、波尔、查德威克、费曼等多位天才参与的曼哈顿计划就原子弹展开竞争;德国最终在投入了大量资金之后功亏一篑。

这其中固然有德国的重水工厂被盟军炸毁,缺少减速剂,石墨纯度不够,以及德国的投入不如米国多,希特勒的政策赶走了大批优秀科学家的原因,但海森堡的团队不如奥本海默的团队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在这方面吕丘建并不担心,他可以确信自己是这个领域最出se 的科学家;而且现在其他国家还没有开启如此大规模的计划;他有信心赶在所有国家之前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应用。

这些事情他有信心,但长老团的信心却不一定有他这么足,虽然秦风现在如此说,可将来要是长时间没有取得成果,那么接下来肯定会是削减经费乃至取消项目了!他也将会从云端跌入谷底。

所以,为了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能够对自己提供持续的支持,以及向华国人名乃至世界其他各国解释羲和计划资金的去向,吕丘建都得带领团队不断推出各种成果,并将这些成果筛选后公布出去。

那些和可控核聚变关系密切的核心成果只能通报给长老团,而另外的比如低温超导体、超级电池等并非只能应用在核聚变领域的成果则可以直接公开并进行大肆宣扬。像之前的人工智能就是如此。

接着吕丘建根据他前期规划的项目时间节点表向秦风进行了汇报,“第一个阶段是实验堆的建设阶段,从我们入驻基地开始,预计要持续五到六年;第二个阶段是热核聚变运行实验阶段,其间将验证核聚变燃料的性能、实验堆所使用材料的可靠性、核聚变堆的可开发性等,为大规模商业开发聚变能进行科学和技术认证,这一阶段将持续七到十年!第三个阶段则是收尾阶段,到那时候基地的实验反应堆就可以拆除退役了,新的商用核聚变发电厂将开始同期修建!”

秦风算算时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就能在自己的任期之禸 为可控核聚变发电厂举行剪彩仪式了!“那么其他国家的研究进度如何?”(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