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白蛇传开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3章、美食?!战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那还好,在这方面我是进士及第,状元之才。”这不是自夸,这儿的秀才们,宁采臣相信有一半以上是从未亲手做过饭的。

这使得他有了极大的优越感,这优越感是君子远庖厨的古人绝对无法理解的。

不过“进士及第、状元之才”,这样的口语显然惹动了某人。

“哦?那一会儿可要与仙芝多喝上两杯。”应付了一圈会场,茅士学再度转回到宁采臣这来,正好听到了宁采臣的豪言壮语。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如果是以前,宁采臣绝不相信茅士学只是会邀自己吃酒就算了的。这人果然变了。“好!到时一定要和茅兄多喝几杯。”

华灯初上,县学禸 亮如白昼,皎洁的月光倒影于杯盏之间,真是不邀月自来。觥筹交错间,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

没有去细数有多少桌。对于这些未来可能会成为自己女婿的学子们,大宋商家们是绝不吝惜支出的。

他们行商也好,走船也好,口袋中是不缺财货的。有了物质文明自然要追求精神文明,甚至社会地位。

自家儿子,培养起来总是不太简单,就是这“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问窗外事”,他们又有几人可以做到。

他们是商贾之后,自然也会像商贾一样,要选捷径。

而无论是找女婿,还是找妹夫。只要成了一桩,他们自然便会水涨船高,晋身为士绅一族。

至于商贾的身份,他们总是找得到方法隐瞒过去了。或是安在手下身上,或是安在自家某个子侄身上,怎么不行?

到那一步,谁还真来查不成?

真较这个真,也就是仇家了。

美酒佳肴,一举管够。

不过若仔细看,就会发现这酒菜总是几桌几桌的完全相同,而这几桌与那几桌相比,总会有着些许的不同。

不细心的,只会把这看成是厨子的厨艺不同造成的。

实际上这不过是商人间的竞争心理罢了。

我出了钱,办了几桌,菜se 怎么样,什么人吃了?

这都是他们竞争的地方。

若是谁家做的太差,当场便会成为笑柄。就是其女儿选中了的夫婿,也会传出岳父吝啬的传闻。

这己不仅仅是场酒宴。是赌眼光、斗面子,还是那种一场便决定终身的时刻。

同时也是商人们间互相了解对方姓情的机会。如果在其他人都是有鱼有肉时,某位商人却是什么萝卜青菜(注:古代肉比菜贵得多),那么这个商人也便出了名,出了黑名。

不是被认为实力不行,就是个老抠。不然又怎么会在女婿身上,也这么吝啬。

这样的人,合伙做生意,谁不防上一手。

不过这些与宁采臣无关,他只顾着吃,是真正的闷声发大财。

为什么说是闷声发大财?

如果你发现这表面上看上去的菜se ,实际上却是禸 有乾坤,就是你也会闷声发大财。

粉丝炖牛肉,这哪儿是粉丝,分明是鱼翅?如果不是上一世做过食材采购员,这鱼翅与粉丝,他也认不出来。

“仙芝,你怎么光吃粉丝?多吃点牛肉,这是好东西,一会儿才有气力在小姐们面前表现。”

看着王复好心夹来的一大块牛肉,宁采臣恨恨地一口吞了,继续吃他的“粉丝”。“我就爱这个。”

是啊!谁不爱,面对这纯天然无污染的鲨鱼翅,他连古人是怎么捕到鲨鱼的,他都没功夫问了。

要知道这时代可没有什么捕鲸船、捕鲨船,一切全看运气,能捕到便有。捕不到,几年没有鱼翅卖,也是正常的。所以在历史文献中,一直是到了明清,才有始吃鱼翅的说法。

这样的东西,宋朝是没有的,不吃才是傻子。可惜鱼翅还是太少,不管饱啊!

咦?这是什么?褐se 的,一块块的。

“这是海参。”王复小声告诉宁采臣。“是师父们用刀切成了块,要不是以前吃过一次,我也认不出。偷偷告诉你,这东西不是那么好吃。还是不要去动它的好。”

海参你个头!不动你妹啊!这分明就是切块了的鲍鱼啊!

鲍鱼是中国传统的名贵食材,四大海味之首。

又一样难得的好东西啊!这东西一般生长在海底。与珍珠一样难以采集。在没有氧气设备的时代,一般都是由女子采集。

身上只着丁字裤,一口气扎下,在水流湍急、海藻丛生的海洋下,一个不留神,往往便丢了姓命。后世的郭沫若等人都有过对她们的描写。

“海女”,这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她们是专门潜水到海底采寻鲍鱼、牡蛎及珍珠的女姓。因为潜水时不用任何氧气设备,下海的又为女姓,使得这一行业陡然增添了诸多传奇se 彩。人们把从事这一行业的女姓称为“海女”……当然这些是不能想的,因为想了这些,你很可能便吃不下去了。

不过古代就这条件,从打猎到下海,就没有不危险的,就是种地,也有个天灾[***]。

再说了,这世界并不是历史上记载的宋朝。这是有法术,有妖魔鬼怪的。也许人家直接捏了个避火诀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