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则天]女皇之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8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不等吴诩感慨完,那边李小九的脸se 忽然变得有些微妙起来,然后丢给她一本加急密折。

“阿武,你看看……”

吴诩看完那本折子,不由愣了,这他喵的又是一个将军管不好士兵,结果捅了大篓子的真实案例。

折子是葱山道大总管程知节上的,讲述了他这几个月来的军事行动,事无巨细。

吴诩只看到上面‘兵士劫掠财物’等字眼,就不由眼皮直跳……

却说今年年初李小九忽然想起了边境上还有那么几个不服大唐的小蛮夷,于是他就派程知节帅领大军出击西突厥。

结果几个月过去了,小蛮夷没有干掉,原本十拿九稳的军事行动居然隂 沟里翻船了!

这下,长孙相公也没办法再请病假闭门不出了,心急火燎冲地进宮请罪。

与先帝戎马一生,胜负各半的武功不同,李小九陛下自从登基以来,就没再武力打击敌人上吃过亏,这次葱山道行军虽不算是大败,却明明是惨胜。程知节延误战机,致使首恶逃窜,虽然拿下了怛笃城,却没能约束好手下,造成了j□j,白白损失了大量军士……

李小九陛下闻报大怒,当即解除了主帅程知节的职务,将其押解进京候审。

而作为当初支持程知节挂帅出征的长孙相公和来济等人都负有连带责任。

李小九陛下毫不客气地削了几人的官阶,暂时保留了几人的相位,以观后效。

最后,在长孙无忌竭力保奏下,程知节免了死罪,被外放岐州。

不过,明眼人一看就发现了端倪,褚遂良和程知节先后被贬,长孙相公就如同断了左膀右臂,韩瑗、来济之流根本无济于事了!

圣人可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呐!

但是,接下来的中秋佳节,李小九陛下又全无芥蒂地在群臣宴会上,又把他舅舅长孙相公的官阶给提了回来,还请他总监修编五代史。

要知道在唐一代,一个臣子能够被圣人委以 ‘修史’的重任,就标志着此人极受圣人的信任和重视。而这个时代还有‘拜相’、‘修史’和‘娶四姓女’乃士人们终身为止奋斗的三大目标的说法。

除了对长孙舅舅委以重任外,李小九陛下还晋封了十六娘的夫婿长孙诠的官职,让他从入了中书省,看样子像是要让他接长孙舅舅的班似的。

李小九陛下对长孙氏的示好,让众人包括长孙无忌都以为是圣人希望修复甥舅关系,给下的台阶。

长孙无忌不是个迂腐的人,或者说他其实是个十分会把握时机的人。

只是多年的养尊处优和权势在手的优越地位,让他早已忘记了当初在玄武门之变前夕的那段朝不保夕、紧张刺激的黑暗日子。

李小九陛下的示好长孙无忌没有拒绝,可他还是没有给外甥好脸se 看。

长孙相公在中秋佳节之后,依然继续称病不出,而以他马首是瞻的韩瑗等人也有样学样,都请了病假,以示对李小九陛下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

中书门下少了几个大佬签字,皇帝陛下有些诏书就无法下发。

李小九陛下的心情咱们暂且不论,长孙氏的一些人不免有些动摇。

十六娘城阳长公主最先去了赵国公府,只可惜十六娘劝不了她舅舅,只好跟着进赵国公府后就一直没有吭声的丈夫长孙诠离开了。

李小九陛下听说了十六娘的举动,心里倒也十分感激,只是他已经打定主意要抛到唯唯诺诺的表皮了,只要长孙无忌还在朝中掌权一日,他跟阿舅的关系就必定是如同水火,怕是再难和解……

李治在十六娘夫妇拜访赵国公府后的第二天,赐了他们娘夫妇一套长安书局新近印刷出来的道家典籍,至此十六娘夫妇再也没有掺和过李治与长孙无忌这两甥舅之间的事了。

中秋之后,就是贺兰敏之的十六岁生辰。

已经缺席了中秋团聚的贺兰大郎踩着点赶在他生辰前一天回到了长安。

已经快要瞒不住杨氏的吴诩闻讯,差点喜极而泣:这下总算可以为贺兰小子举行元服礼了,以及让他改姓入武氏族谱!

几个月不见,贺兰小子似乎又长高了不少,看起来好像更白皙了呢!

擦咧!

她在长安担心了个半死,这小子过得还蛮滋润的嘛= =

小吴同学磨着牙,似笑非笑地盯着越发俊美的少年。

等过了明天,就再没有贺兰大郎,只剩武大郎了,哼哼……

作者有话要说:好吧,武大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