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则天]女皇之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99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所以,遣送倭国的话题并没有占多少时间。

李小九陛下趁着太子、李三郎和武敏之都在,索性就把事情都交待了。

“朕已经命工部安排船只,这月十五,就送那帮倭人去辽东……”

李小九陛下的意思是宜早不宜迟。

毕竟风信不好等,即使从朝鲜半岛前往倭国也担着一定的风险。

不料,李三郎却提出异议。

“圣人,微臣以为,倭国送来的那些少年最好全部留下……”青年眼中闪过一道狡黠的光芒,“至于倭国使臣么……微臣自请送其回倭国……”

众人闻言都不由有些诧异。

吴诩不愿留倭国的那些少年,是为了防止这些人在长安偷学了大唐的先进文化科学去。

李小九陛下和太子殿下不喜欢那些倭国少年,又各有其原因。

而武敏之这次却与李三郎的看法颇为一致,也道:“微臣以为,那些少年不需要送回去。”

太子殿下听他这么说,立刻然不住了,怒气冲冲地质问道:“阿兄,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大有如果武敏之不解释清楚的话,他就要扑过去咬人的架势。

武敏之神se 不动,冷冷道:“娘子虽下令不许那些倭国少年随意走动,可这些人善于逢迎,俬 下贿赂馆吏,早就俬 下里乔装改扮出过四方馆了……”

也就是说,吴诩的禁足令对倭人的效果并不是太好。

吴诩闻言,不由有些呆愣。再想想两国人的脾性,也释然了。

武敏之又道:“那些少年既然如此仰慕我大唐风采,倒不如让他们得偿所愿,长留长安就是了……”

“哪有这么容易啊……”吴诩很想说,这些少年都是人形木马啊木马,等学会了各种知识技术,还不果断回倭国建祖国过去了啊?!

不想武敏之像是猜透了吴诩的未尽之语似的,忽然展颜一笑,颇有几分小李相公的神采。

“如果这些少年已经习惯在大唐土地上生活了,而这世上也再没有倭国这个国家,只有大唐一郡的时候,姑母您认为他们会怎么做?”

“啊?”吴诩半天才反应过来武敏之同学的意思,不由暗叹这娃霸气。

“那么……你这次也想跟着遣送使去倭国咯?”吴诩一看李三郎在一旁似笑非笑的看着武敏之,就猜到这两人八成又在俬 底下达成了什么协议。重生之偿情

李三郎有一条好舌头,派他去倭国忽悠中大兄皇太子,吴诩一点都不担心。

至于武敏之,吴诩只能认为这娃大概是想去亲眼看看倭国这个常被她和大郎挂在嘴边的小岛国,到底有什么可怕之处!

啧!

这帮年轻人咋就都这么喜欢争强斗狠呢!

吴诩想到这里,回头看看自家儿子,又面无表情地扭头。

呃……

男孩子还是强点狠点的好,不然肯定会被人吃得连渣都不剩的,咳!

显庆四年二月,新春佳节过后没多久,大唐国中不少州府长官上书表示发现祥瑞,什么嘉禾、奇花啊、白鹿、白虎啊层出不穷。最有趣的是,继苏定方在百济岩池钓龙的新闻传遍全国之后,益州、绵州等地的地方官员也表示白日见龙了,还企图用各种办法捕神龙,结果当然是失败。于是这些州府的官员纷纷上书‘请罪’,大拍李小九陛下之龙臀。

吴诩看了这些志怪小说一样的则子,笑得直打跌,顺便打消了李小九企图改元‘龙朔’的念头。

显庆四年是个好事连连的年份。

这一年十分难得的开春后没有发生春冻。

到了三月也没发生春旱。

国中风调雨顺,边疆也十分安宁。

吐蕃小赞普又一次派使团到长安,献上各种牛羊珠宝,向李小九陛下提交了国书,表示要与大唐缔结永世亲睦的和平协议,顺便把滞留大唐多月的首相禄东赞领了回去。

朝鲜半岛上也是形势一片大好。

高句丽灭国之后,李绩老爷子亲自押送前高句丽国主高藏回长安献俘。

李小九陛下像对待百济前国主扶余义慈一样,不但饶恕了高藏的性命,还封了他一个爵位,令其一家在洛阳居住。

而高句丽既亡,整个半岛都成了大唐辖下郡府,李小九陛下便下令将整个朝鲜半岛分为七十八个州县,十八个都督府,在平壤设立安东都护府,由刘仁轨任大都督兼安抚使,在金城设东海都护府,由薛平贵任大都督兼安抚使。

显庆四年三月,由中书令李义府为正使,中书侍郎许圉师为副使带领的大唐遣送使从辽东穿过朝鲜半岛到达金城,在金城港登船,护送倭国使臣河禸 鲸渡海回国。

不想,遣送使团与倭国使臣出海后没多久就遇到了风暴,整个船队就这样在海上下落不明生死不知了……

作者有话要说:很抽很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