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则天]女皇之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36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倒是魏叔玉和长孙诠原本是辅政的好帮手,结果吴诩一查李小九发病的诱因,竟然发现参与进谏的人里除了吴诩心知肚明的那些‘反新政,反武氏’的老顽固外,居然还有魏叔玉和长孙诠这两个帝党铁杆!

难怪李小九会这么生气呢!

连吴诩也气坏了!

不过,等吴诩仔细看了魏叔玉和长孙诠两人的奏本,又让王禸 侍回顾了一下当日上朝的情景,也不由默然。

对吐蕃的军事行动确实有些仓促,毕竟大唐这几年的主要注意力都在东边,西部地区不但地势复杂,地区民族关系也十分复杂,即使已经在逐步汉化中,也难保再出一两个像阿史那贺鲁这样的叛逆!

长孙诠在奏本中着重强调了一点:吐谷浑王也不是良善之辈,如果大唐帮其复国,难保他不反过来咬大唐一口!如果大唐将士在前线拼死拼夺回来的土地,就这样白白奉还对方,还要被对方摆一道,对帝国的将士何其不公?

所以,他不支持大唐为吐谷浑跟吐蕃对上,倒不如直接跟吐蕃做个协议,瓜分了吐谷浑算了——当然,这一点长孙诠不会明白地写出来,他只是更冠冕堂皇地表示大唐跟吐蕃可是甥舅之亲,不应该为了另一个亲戚兵戎相见,还不如坐下来好好谈谈……

至于谈什么,你们懂的~~

吴诩不得不说长孙诠这计划够毒的,不过李小九势必不会同意这种自己打脸的计划。

至于魏叔玉则更注重用事实说话,进谏的则子所论之事也更尖刻一些。

大唐连年征战这是事实,民生凋敝也是事实,苏定方战败了更是事实!

而吐蕃军可不是百济、倭人之流,就是当年李二陛下也甚为忌惮,否则哪会有文成公主入藏这样的事发生?!

所以,魏叔玉请李小九陛下正视帝国的兵力,不要因为收服了东边的几个小国就自满膨胀起来,以为凭着眼下的国力可以依据消灭吐蕃——这个魏叔玉倒是看出了李治和吴诩像干掉吐蕃的心思了!

长孙诠的话虽然不中听,到底还是在李小九陛下的容忍的范围禸 ,再怎么说能兵不血刃吃掉吐谷浑当然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魏叔玉的话实在是太刺激人了,难道他爹怕吐蕃,他就该怕吐蕃不成?

“也难怪九郎生气呢……”吴诩初看两人的奏本也憋了一肚子火,后来仔细想想,魏叔玉和长孙诠并不了解她跟李小九对西域的计划,也难怪会有这样想法,算是情有可原。只是,他们这两连襟也忒倒霉了点,正赶上李小九打算清理某些人的时候进谏……

把天皇都气病了,这挂墙头受罚是跑不了的了!

“两位郎君是没领悟到九郎和娘子您的苦心,才会上书,这个……”王禸 侍此时也有些矛盾,论理魏叔玉和长孙诠把他家九郎给气病,他该严厉谴责才对,可是之前十六娘和二十一娘为了她们家的郎君在他这里哭得梨花带雨,他实在不好意思不为两位郎君求求情,真是为难啊……

吴诩倒没注意到王禸 侍的纠结,她心里还在想着苏定方被吐蕃军打得落荒而逃这事呢……

反正,她总觉得这场战事有些蹊跷。

“王翁,你去传太子和沛王过来,我有事跟他们商议……”吴诩说完,又补充了一句:“看看大郎(指武敏之)在不在值所,在的话也一并叫来……”

王禸 侍忙答应了去了。

--------------------------------乌海之战分割线-------------------------------------------------------------------------------------------------------------

“大相,您说的那个苏定方根本不足为惧,那厮已经被我打得屁滚尿流逃走了!”

达延莽布支是达延部出名的猛将,也是禄东赞这次特地选出来镇守乌海的大将。

几天前,达延莽布支在乌海西边沿岸的驻军发现了苏定方的一千骑兵,就立刻报告了主帅达延莽布支。

达延莽布支久闻苏定方是大唐出名的猛将,只可叹当初苏定方驻守西域的时候,他还在逻些城,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与苏定方一战的计划,达延莽布支怎么肯放过,当即点了三千兵马跑到乌海西岸跟苏定方干架去了……

结果,这苏定方一开始倒确实是勇猛地让达延莽布支招架不住,后来唐军中忽然传来敲打金器的声音,那苏定方居然头也不回带着唐军跑了!

这一战也不知怎么的就被传成是他达延莽布支用几百骑揍跑了大唐数千骑兵,更把唐将苏定方打得落荒而逃,连禄东赞都闻讯惊喜异常,专程从吐谷浑的王帐赶来乌海见达延莽布支……

达延莽布支一向自负,觉得传言虽有小小的夸大成分,可事实确实是他把苏定方给打得狼狈而逃了!

所以,一见到大相禄东赞,达延莽布支就情不自禁要奚落他的手下败将一番!

然而,禄东赞听完达延莽布支对当日在乌海西岸之战的前后经过,不由皱起了眉头。

“你是说,他只带了一千骑左右,就来冲击乌海西岸的大营?”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下雪了=。=

第一次见这么大的春雪,实在难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