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则天]女皇之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78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等宮人们为几人摆好食桌之后,王禸 侍就赶紧带着侍人们退出了禸 殿。

食不言。

一顿早膳,吃得李弘食不知味。

且不说他亲爹和他妹妹那古怪的神se ,只说李三郎那镇定得如成竹在胸的样子,就让李弘非常担心。

阿爹的打算他多少能猜到一点,做恶人的事,阿爹是肯定不会亲自出马的,那就很可能落到李三郎头上……

小李相公的名声已经够差的了,如果这次再为了阿娘的事听命于他阿爹,那……

后果不堪设想!

不管李弘如何忧心忡忡,洛水的巡幸之行还是没有被取消。

难得天皇陛下兴致高昂要出游,洛州一地的文武官员只有用心奉承的份,更有不少从未见过天颜的官员还十分期待这难得的机会。毕竟李小九陛下可不想他爹李二陛下那样喜欢到处巡幸,大唐帝国上下真正见过天皇陛下的人还是很少的,反倒是天后娘子,不但声名显赫海禸 外皆知,最近几年民间还十分流行供奉天后娘子的偶像,简直把她当神一样在膜拜。

朝中很多人都不明白这种事是怎么流行起来的,好像从他们发觉的时候,天后娘子的声名在民间就已经十分显赫了……

而本该是一国之主的李小九陛下,却更像是神隐了一般,越发神龙见首不见尾了。

好容易天皇陛下这次在东都休养,洛州的臣民都盼着能一见龙颜。

是日,龙辇才到洛水边上,就见官道之上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官吏百姓。

这次随驾保护天皇陛下的大将是刚从半岛回来的苏定方。

这厮年纪也不小了,吴诩总担心他脾气太二缺,而不明不白死在异乡,又想着自家二郎还没个忠心的军中大将支持,吴诩就打算把苏定方留在朝中给二郎保驾护航……

这次李小九要巡幸洛水,吴诩在长安也是知道的,索性就把回朝的苏定方给丢过来了。

却说天皇一行到了洛水之畔,早有当地官员做好了迎驾准备。

在大多数官员看来,李小九陛下的性子比之其父可仁慈多了,可洛州的文武百官可不这么看。

也许这位天皇陛下并不是什么性好奢侈的人,可是真要怠慢了这位圣人,他们的下场绝对会比李二陛下时期的犯官凄惨得多!

如今洛州的最高行政长官是洛州长史贾敦实,正是前任洛州刺史,有“铛脚刺史”之称的能吏贾敦颐的亲弟弟。

贾敦颐在洛州任上去世后,洛州就划到了当时还是潞王的李贤名下,李治和吴诩素闻贾敦颐铁面无俬 ,在洛州‘扩隐’一事上政绩突出,就有心提拔他的子侄,不想其弟贾敦实也是一方能吏,二圣索性就提拔了贾敦实到洛州做长史。

算来,这贾敦实也算是正经的太子嫡系。

李治还是很看重这个人的。

而贾敦实显然也没辜负二圣的期望,到了洛州后就立刻接下了其兄的未竟之业,继续修建大坝、疏通河渠、兴修水利,杜绝黄河水患的发生。几年下来,洛州的水利工程的完美程度已经可称帝国之最。

当地百姓感恩贾氏兄弟的功绩,专门为他们立了两块功德碑,被称为‘棠棣碑’。

这事,李小九陛下在洛州养病的这段时间听小三娘提过。

他倒是记得当初贾敦颐在洛州为刺史时,曾没收了当地豪强的三千多亩地分给了贫苦良民那件事,仿佛就在昨日……

那时,阿舅还在朝中,褚遂良等人都强烈要求治贾敦颐的罪……

要不是阿武一力支持他,他几乎保不住贾氏兄弟。

如今,贾敦颐已逝,其弟贾敦实也不复当年少年英俊了……

李小九陛下微微叹了一口气,环视迎驾的众官员,却并不见记忆那个贾家二郎,不由奇怪。

“怎么不见洛州长史?”

也不知是不是李小九陛下的语气有些重了,底下迎驾的官员们闻声都是一抖。

一众人愣是没有一个敢抬起头来解释一下长史贾郎君缺席的缘故!

立在李小九陛□侧的小李相公不由微微蹙眉,垂眸略一思索,忽然看向另一边的苏定方。

苏大将军原本就有些心虚,被小李相公那锐利的目光一扫,一张黑脸立刻有些扭曲。

随行的李弘因为不好露面,就乔装与小三娘一起跪在人群里。他也早发现洛州刺史没有出现迎驾这事,现在见他爹发问,李弘不由得露出担忧的神se 。

而就在此时,却听百姓中有人悄悄在说贾郎君没有来迎驾的缘由。

李弘一听之下不由大惊失se 。

如果他没听错的话,那些百姓说的,莫非是洛水河图?!

作者有话要说:不好意思让大家久等了~~

一直在改文,都没时间码新章了,累趴_(:3」∠)_

特别鸣谢:

拂晓行扔了一颗地雷

予君長歌扔了一颗地雷

大乐无泱扔了一颗地雷

ps:端午和六一的番外俺会找时间补上了~~~~~

再ps:今天是高考第一天啊……感慨万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