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则天]女皇之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82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吴诩沉着脸翻了一下那本则子,就递给了李贤。

“卢国公乃开国元勋之臣,张相你要盯着礼部,用心安排其后事,至于谥号、追赠等,着政事堂诸人尽快拟出条陈来……”吴诩迅速定下了基调,让张文瓘好好安排诸事。

“东都那里要尽快上报详情,令天皇得知……还有卢国公的讣告,着崇文馆学士尽快拟定,刊登于报刊……”

张文瓘听吴诩一一交待了卢国公身后的各项事宜,忙躬身领了诏命,并保证把卢国公的后事办得风风光光的。

说来这程老将军闲赋在家已经好几年了,其子程怀亮虽然尚了清河公主,前程却远不如魏叔玉、长孙诠等人。

当然,清河公主非长孙皇后亲女这点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更大的原因大概就是当初李小九陛下猜忌程知节党附长孙无忌,有意将程氏调离中枢。

好在程知节比较知进退,在征讨阿史那贺鲁失败后,就主动认罪,引咎辞官,让出了禁卫大统领的职务。

之后,朝廷曾起复其为刺史,也被其以年老体弱为由婉拒,坚决不掺和到帝相权力之争中去。

等到李小九陛下乾坤独断,政权稳固之时,程知节才让儿媳清河公主时常进宮拜见帝后,叙叙亲情。

所以老程家虽然远离了权力中心,反而没被李小九陛下遗忘。

如今程知节一死,其子孙出头的机会倒是来了。

吴诩刚才还发愁找不到可用的人给自家二郎,这会儿平白就冒出一个好机会来了。

程知节可是硕果仅存的几枚画像在凌烟阁的大佬啊,更兼管了多年禁宮宿卫,其在几大禁卫中的子弟属下不知凡几。

“卢国公亦是先帝元勋之臣,其身后事不可疏忽……”吴诩说完这话,忽然想起之前武敏之家小大郎弥月,十一娘清河公主报病没到场,当时她还让徐妃记得赐些药材下去,不想这才几天功夫,她家公公却没了。

若是二郎已经娶妻的话,倒是可以让太子妃借着探望十一娘的名义去程家,顺道拉拢程氏!

现在这事,只能让武敏之家的去做了……

也不知那个杨氏能不能担此大任啊!

吴诩不由暗暗叹了一口气。

“听说十一娘也卧病了,这国公府中的事也不知办得怎么样了……”

李贤却没想到吴诩提到清河公主的另一层深意,只是听他阿娘提到他家十一姑姑的话,他忽然想起上一世他家十一姑姑好像就是在这个年纪过世的。

虽说这位姑姑在政事并没有什么影响力,不过程氏……却是个值得拉拢的对象!

“阿娘勿忧,儿明日就去卢国公府上探望……”李贤表态道。

吴诩闻言,看着自家二郎半晌,叹道:“也好。”

说完又嘱咐张文瓘盯着东西台和六部用心办事,这才罢了。

等天后与太子都没话了,张文瓘便自觉地告退了。

母子二人正要继续刚才的话题,却听小顺子又来报道:周国公求见。

吴诩闻言,面露笑容道:“大郎怎么这时候过来了,快请进来……”

李贤听说武敏之来了,也没摆太子的架子,直接起身去迎。

就见武敏之冷着一张俊脸大步走进了殿。

“侄儿拜见姑母…… ”武敏之见李贤居然来迎他,不由顿了一下,忙行礼道:“拜见太子。”

“阿兄不必多礼,快来坐下……”李贤携着武敏之的手,拉他到前面坐下。

武敏之的神se 虽然看不出有多少变化,但显然有些诧异太子殿下的热情。

连吴诩都有些诧异,她家二郎怎么忽然对武大郎如此热情客气了。

“大郎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吴诩看武敏之身上还穿着戎装,就猜他必是在执勤的中途过来的,想来是为了公事。

“是……”武敏之正了正身子,肃然道:“侄儿听闻卢国公病逝了……”

禁卫的消息一向灵通,何况卢国公程知节原本是他们的老上司,而新任上次武敏之如今已经是左武卫大将军了,众人自然是第一时间就把老上司过世的消息报告给了他。

吴诩自然也能想到这一点,却有些奇怪武大郎为什么关心起程知节来了。

“侄儿恐怕北疆将有不安。”武敏之也不跟他家姑母绕圈子,直接道明了来意。

“你的意思是……”吴诩闻言不由皱起了眉头。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本来前天就更了的,结果断网一天半,然后雷雨一天_(:3」∠)_

现在都是咋着胆子开的开电脑_(:3」∠)_

真讨厌雷雨天气啊=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