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台湾娱乐1971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135【票房大战·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经两人自我介绍,王梓钧才知道张仁勇远没看上去那么年纪大,今年才19岁,而其亲弟弟张仁奎18岁。两人因为长得太像,老被人认错,张仁勇才留起了大胡子。

王梓钧感叹,这两人的老爸真是天才,都不让老婆休息的,两年生两儿子。

来到海山(香港)公司,却听这里的员工还在讨论《十四女英豪》,见王梓钧来了之后,众人突然闭口。

王梓钧找到这里的总经理,一起去安排录音工作去了。

他一离开,那些工作人员又开始说了:“那不是台湾的王梓钧吗?看不出来,这人居然是混黑社会的。”

“你知道什么?上次我还见过新义安的龙头老大向华炎,那气质跟大学教授似地。”

“哎,我觉得那篇文章多半是假的,是有人要搞他。”

“谁搞他?去年《明报》不是做过他的专访吗?他以前就是个帮派打手。”

“混帮派的就一定坏成那样?我爸就是混帮派的。”

“你们都是傻瓜,没看夸邵大亨的报纸就骂王梓钧吗?夸王梓钧的报纸就骂邵大亨!这两人是在报战,我想那篇文章一定是邵大亨叫人弄的。”一个经过了民国时候的老人说,“这种事情我在上海滩见多了。肯定是因为两人的电影!”

“姜还是老的辣,姜叔英明!”众人恍然大悟。

“可邵大亨为什么要花大力气搞王梓钧呢?听报上说《喋血孤城》早被《十四女英豪》碾成渣渣了。”有人提出疑问。

姜叔笑道:“哼,这你们就不明白了。《喋血孤城》我昨天去看过,绝对比邵氏的电影强了不是一分半分。半个月之禸 或许会被邵氏压住,但半个月以后,《十四女英豪》的新鲜感一过,就该《喋血孤城》发力了。”

“姜叔,搞得你像是专业人士一样。”

“屁话,老子以前在上海给国泰做电影配乐的,什么片子没见过?”姜叔怒道。

两部电影公映的第二天,《十四女英豪》强大的明星阵容、不俗的宣传力度、巨大的投资、邵氏的可信度、“恢宏”的场景……让其再次爆满,观众纷纷排队买票。

而王梓钧这边,由于今天亦舒的影评,让不少人走进了影院观影。

台湾有琼瑶,香港有亦舒这句话不是盖的。亦舒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写书,如今已经积累了一大批死忠粉丝。每次只要亦舒影评中叫好的电影,这些粉丝多半都会买票去看。再加上两成票房捐款和由于报纸对骂的不明围观群众,以及昨天观影人的推荐,今天《喋血孤城》的平均上座率居然达到了65%,最高上座率达到了八成。

今天金庸、倪匡、梁羽生等人,也被王梓钧邀请去观影,而且各自带着家属。

轰隆的炮火、残酷的厮杀、战场上的婚礼……一切一切都带给人一种别样的震撼。

荧幕上,残片瓦砾之间,硝烟弥漫,周围四处都是尸体,柯受良扮演的二虎穿着破烂的棉衣大喊:“还有活着的人吗?还有活着的吗?”

没人回答,大头兵二虎站直了身体,孤零零地立在街头,吼道:“营长死了连长上,连长死了排长上,排长死了班长上!现在,听我指挥,检查弹药,准备战斗!”

“呜呜呜……”影院里传来呜咽声。

一个观众骂道:“他妈的,老子被人砍都没哭过,这破电影怎么看着他妈的想掉眼泪!”

他旁边的人骂道:“哭个吊,妈的,学着点,以后砍人的时候就要这样。兄弟们都死完了,也要给老子顶住!”

王梓钧的《喋血孤城》对余程万的展示完全不一样,不似后世那部电影那样,生生把一个[***]将领塑造成一个被抛弃的怨妇,而是更多的展现一个军人的热血。

最终的大高潮从余程万发给战区长官的电报开始:

“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副师长、指挥官、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主任等固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第74军万岁……”

紧张的音乐响起,让观众的心都纠起来。

直到残兵与曰军厮杀,那位观影的大佬也忍不住喊起来:“他妈的,弄死他!对,咬,咬死……冲啊!就要冲出来了,老子当年被四十多个人砍都能冲出来,杀出去……”

倪匡还好说,这位年纪稍轻,心中虽感慨,却没达到触目伤怀的地步。金庸和梁羽生看得却是热泪盈眶,他们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自然知晓这电影几乎就是还原了那个时代的战场。

特别是王梓钧在[***]撤离百姓的时候,常德百姓在路上遇到曰军,许多人躲在路边艹 丛里不敢出生,大人把小孩子的嘴巴也捂住,最后生生地让小孩窒息而死。这种渲染,比让曰军直接杀死小孩都要直接、残酷。

不用说,男观众看得热血沸腾,被里面的英雄主义和男人间的豪情感动得眼泪稀里哗啦;而女观众则是看着一个个被塑造出来的英雄相继死亡,而伤心得稀里哗啦。反正,王梓钧的煽情,再次达到了效果。

金庸抹了把眼泪站起来,感叹道:“这是部好电影啊,这次邵大亨碰到硬石头了。”

倪匡则是赞叹道:“没想到电影还能拍成这样,这王梓钧真是个鬼才,样样事都让他做得完美无缺。”

梁羽生说:“我回去通知几个老朋友过来看看,这种片子不看不行,会后悔的。”

出了影院,与前一天相似的,两部电影的观众都是奔走相告,告诉亲朋好友说,电影怎么怎么好看,不看后悔。

除了《喋血孤城》的上座率有所上升外,两部电影在观众中的口碑,都是非常的好,凡是看过的观众都极力推荐。

只不过,在像金庸、亦舒这样的特殊观众眼里,《喋血孤城》是完全把《十四女英豪》比了下去。

但仅从票房来说,第二回合,邵氏依然是完爆王氏。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