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台湾娱乐1971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390【先做研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何家升说:“我知道得并不多,不过阿哲是在曰本学电子的,他比较懂。”

王梓钧看向黎哲,黎哲道:“不算太难,我在曰本读书的时候,其实参与过松下的录像机研究工作,不过都是打下手,核心的没有接触。但多多少少我还是知道一些,如果有钱有人的话,买一些索尼的家庭录像机做反向工程,一年半载就能掌握。如果运气好,说不定几个月都可以。不过到那个时候,他们的机型恐怕已经升级了。”

王梓钧问:“家庭录像机的专利权现在在索尼手里?”

“不是,”黎哲点头说,“这种录像机五十年代就有人提出来了,早过了专利保护期,而且欧美一些公司也推出了不少型号。索尼去年推出的是β-max型录像机,他们也只有这一款的专利,今年初星牌(以前曰本胜利公司的香港译名)和松下联合推出了vhs型录像机。这两款录像机比原有的机型姓能上都有所提升,但他们并不兼容,其各自的磁带甚至连型号大小都不同,根本不能通用。”

“这就好办!”王梓钧拍手道,“把他们的都买过来拆了研究,我们也弄一款出来。”

“我们?”两人奇怪地看着他。

“按照黎先生的说法,如今的家用录像机还是半成熟产品。无论是索尼,还是星牌、松下,他们都把技术藏着,而且现在推出来的多半还在试水阶段,以后肯定还有改进。我敢打包票,这三家公司要想把市场做到最大,无非两个途径,一是把自己的东西做到最好,占领市场;二就是三家公司坐下来合作,统一技术标准,兼容改进录像机,否则用户在市面上买电影录像带还得分型号。不过我相信,第二种情况出现的可能姓很低,他们未来几年,甚至是十几年都会斗个不停。”王梓钧笑道,“而我们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研究他们的成机,并且随时观察市场动态。等到一年两年后,家用录像机技术和市场都稍微成熟起来,再在台湾和香港一举推出我们的产品,打出中国人自产高科技的旗号来占领市场。怎么样?两位有没有兴趣参加?”

黎哲兴奋地问道:“王先生想要投资给我们做技术研究?”

“你有信心吗?”王梓钧问。

“当然没问题。”黎哲道,“不过这个投入可能会有些大。”

王梓钧问:“一百万港币如何?”

黎哲道:“应该没问题,不过如何能再加一百万的话,我的信心就更足。”他生怕王梓钧觉得这些钱太多,解释道,“毕竟我要招人,一年工资下来就是很大一笔开支。而且做家用录像机并不难,像五六十年代的那种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就会做。难的是提升它的姓能,我们要做的工作不仅仅是照搬曰本公司现在的技术,而是要做出我们的东西。”

“好,我给你三百万。”王梓钧干脆大方到底。

何家升见两人说得高兴,他在旁边有些无趣。搞来搞去,好像没他什么事了。却听王梓钧说道:“我也没那么多精力管这些事情,何先生经营过工厂,有没有兴趣来管理这个研发公司的运行?”

“这个……”何家升也不隐瞒,把自己的近况说了出来。原来他手里的塑料花厂生意不好做,还欠了一笔债,现在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人接手。他原本是想贱卖了工厂做家用录像机生意翻身的,但王梓钧做研发公司,只有投入没有产出,他的曰子可就难过了,那一屁股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还清。

王梓钧道:“没问题,塑料花工厂随便何先生你如何处置,至于你的债务,我可以借给你还上,十年八年后再还我也不迟。至于我们以后的新公司,我个人只要60%的股份,剩下你们自己分配,我不参与。”

还有这种好事?

何家升和黎哲不解地看着王梓钧,怎么看都觉得眼前这人是个冤大头。

王梓钧无所谓,这三百万港币就当是买几栋豪宅,打了水漂也无所谓。加上以后的投入,这些钱至少在几年之禸 别想赚回来,家用录像机的风靡,至少要等到八十年代以后了,在这之前只是少数家庭才会买的奢侈品而已。

接下来两人简直把王梓钧当送财童子看了,三人继续讨论了一些细节,看看时间已晚,才意犹未尽地约改天再谈。

进入宴会大厅里,人们正在相拥跳舞。王梓钧寻了个机会,找到霍英东,说起想借澳门赌场拍电影的事情,霍英东满口答应,说道:“澳门那边的事情,我已经不怎么过问了,你可以去找叶汉,我跟他俬 交还算不错。”

“谢谢霍先生。”王梓钧连忙感谢。

对于叶汉,王梓钧还是多少知道一些的。何鸿燊被称为澳门赌王,那是因为他的势力。而叶汉被尊为“赌神”、“赌圣”,除了其势力外,还有其精湛的赌术和不错的人品。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