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簪缨问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8章 |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有人不看作者有话说,就放在正文里吧

这章是为了防盗文发布的,明天晚上会替换成正确的禸 容,旨在防备那些趴在作者身上吸血的盗文网。如果买下,不用担心,明天会用更多字数替换本章,所有购买的读者都不会吃亏。

不过ios客户端似乎无法自动刷新,如果有人无意买了,可以等明天替换之后,到目录页重新下载,这样就能看到正确禸 容了。

为了确保大家的阅读观感,只会在每周周六、周日两天放防盗章,工作日会正常,无需担心。

好了,今天这章就发些资料。先说说八王之乱吧。这是触发五胡乱华的直接原因,也是梁少到西晋之后面对的糟糕情况。梁少来到西晋的时间点是303年,八王之乱已经将近尾声,304年匈奴立国,五胡乱华正式开启。到目前的章节,刚刚进入305年。

不过梁少本人对于历史不算熟悉,更不知道“八王之乱”的说法(实际参与乱战的不止八人,晋书里把八位主要参与者列在一卷,方才有后世八王之乱的说法)所以正文里,也不会非常详细的来说它。这里就摘截一些百度百科的资料,以供大家了解。

(以下禸 容多来自百科,明天会用正文替换掉)

“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禸 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

西晋司马氏政权是依靠士族官僚的支持取得的,西晋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世家大族完全控制的大一统王朝,可以说,士族是西晋王朝维持统治的阶级基础。

因此,西晋在建国后所制定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都是围绕着保护士族利益和巩固自身□□统治为前提而展开的。如九品中正制是保证士族世代为官的政治特权,而荫亲属制则保证了士族的经济利益。之所以制定这些对士族优待的措施,其目的就是为了取得士族对司马氏政权的有效支持。但晋武帝司马炎自己也认识到,士族作为一个特权阶级,其强盛的阶级势力固然可以对巩固自己的统治有很大程度上的积极作用,但若是任由其势力不断扩大和膨胀,又会构成对司马氏政权的潜在威胁。晋武帝自己就是通过“禅代”而取得皇位的,自然清楚阶级势力过于强大的危机,他担心自己“禅代”的故事重演,再加上他认为曹魏政权不长久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宗室藩屏的保障。

基于这些原因和考虑,晋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大封同宗子弟为王。泰始元年(265年),西晋建国之时,晋武帝分封二十七个同姓王,以郡为国;之后又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诸王可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

咸宁二年(277年),晋武帝又制定了王国置军的制度,将封国分为大、次、小三等,不同级别可置不同数目的军,但各王无地方行政权。晋武帝在分封同姓王的同时,又大封异姓士族为公、侯、伯、子、男等爵位,他们也有封地。

西晋诸侯王的势力,主要来自他们的职务。西晋的诸侯王多担任一方面的都督诸军事和地方刺史。诸王有了行政权力,又有了数量可观的军队,如此一来,多位王掌握了封国的军政大权。

晋武帝大封司马宗室子弟为王,其目的便是想造就一个能够藩屏帝室的皇族势力,用以对抗士族中的野心家,因此赋予了宗室王很大的政治权力和军事权力,如裁撤州郡武备,并允许宗室王在自己的封国禸 有自置军队的权利,允许宗室王出镇和允许宗室王参政等。尤其是允许宗室王出镇和允许宗室王参政这一点弊端最严重,因为一旦参与政务的宗室王利用自身特殊的政治地位和政治特权与出镇的藩王相勾结,势必会破坏中央政府的正常运营机制和运行秩序,再加上有本王国自备军队作为的后防屏障,势必会引起整个局势的动荡。从这些地方来看,晋武帝在分封宗室王时,只是看到了宗室的力量,却没有重视宗室王的势力过于膨胀所造成的对中央政权的潜在威胁,给叛乱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起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