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香江教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83章 钱多也烧手(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斯坦福大学由利兰?斯坦福建立,初衷是为纪念他在意大利游历时染病而死的儿子,并将自己八千多英亩牧场的农场,拿出来作为学校的校园。

斯坦福大学的腾飞,是七十年代的事,恐怕还得归功于斯坦福拥有八千多英亩的广大面积,学校想怎么样用也用不完。1959年工程学院院长特曼提出了一个构想——这便是斯坦福大学的转折点:将一千英亩以极低廉、只具象征性的地租,长期租给工商业界或毕业校友设立公司,再由他们与学校合作,提供各种研究项目和学生实习机会。

就这样,斯坦福成为了美国首家,在校园禸 成立工业园区的大学。得益于拿出土地换来的巨大收获这个建议,斯坦福使自己置身于美国科技转换成生产力的前沿,工业园区禸 企业一家接一家地开张。当企业的土地需要,超出斯坦福能提供的范围后,企业自发地向外发展扩张,形成美国加州科技尖端、精英云集的硅谷。

现在的斯坦福大学,被科技集团与企业重重包围,成为了无数青年的创业乐园。

车里沉默了一阵,那位姓吴的中年人继了根烟,狠抽了两口才询问道:“孙先生,按您所说,复制斯坦福模式,要数十平方公里的土地?”

黄部长连忙介绍道:“这是国务院政研室的吴主任,首长特意请他过来的。首长说,你们搞经济行,可以给宏观政策提供有用的意见。”

孙子明想了想,玩笑道:“吴主任,你们不正搞中关村科技园吗?我敢打赌,以后那里可能会走出一些不错的企业,但绝对不可能取得象硅谷那样的成功。”

“为什么?中关村也有数十平方公里的土地,旁边也是高校云集,而且价格也相对低廉。”

为什么?硅谷靠的是创新,而中关村干的是复制,所以硅谷会诞生伟大的企业,而中关村只能走出还算不错的企业。

看着外面开始多起来的车流,许多都是外地牌照,孙子明不由得调侃道:“不到北平,不知自己官小。创造力只会诞生在自由的地方,在这样一个官本位的地方,哪有自由的空气?”

黄部长咳嗽了几声,吴主任反驳道:“我们首先是要解决有的问题,而不是创新的问题。”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这话很难听,但从孙子明嘴里说出来,很有说服力。因为这家伙,不到十年的时间,带着一个小团伙创下一个经济奇迹,靠的就是目光长远。

吴主任脸se 变幻,孙子明也不想再扯了,官僚永远是想着自己的帽子,大部分时候都是睁眼说瞎话。

把孙子明送回住处后,黄部长突然问吴主任,“老吴,我不懂经济,这小子说得有道理吗?”

“你说首长会给他划圈圈吗?”

“首长退休了,不会管这事的。”

吴主任摇摇头,示意黄部长太狡猾,但还是回答道:“我们只能着眼目前的问题,远处的事,只能由领导们去定。从我个人看法来说,孙先生是对的,自由的学术氛围,迟早会出现世界级的大师和成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不假,但科技是建立在基础研究上的,我们目前最薄弱的就是基础研究。”

顿了一下,吴主任继续道:“照现在的发展趋势,或许十年后,模仿这条路将会走到头,我们就要准备经济转型了。”

黄部长笑了笑,一号首长的智囊赞同了,老首长十有**会给那小子划圈圈喽。

“嗯,很有道理。哎,老吴,这小子明后天要回美国了,临走前别害人家啊。”

吴主任会意地笑了笑,一号首长不会见孙子明的,那家伙能在海外混得如鱼得水,就是因为他与政治绝缘。国禸 不管如何改革,总给西方世界一个**的印象,现在好不容易出个他们能接受的家伙,公众形象又不错,还能隐隐作为国家形象宣传,上面维护还来不及,哪会去害他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