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赌石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二百二十四章 半仙半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此刻金旗觉得被猛地弹出某个通道似的,被强劲的气流裹挟着,不由自主地抛入太空,然后一震,神知完全恢复,脚是脚、手是手了。睁眼四顾自己处身在茫茫林海之上,脚下是层峦叠嶂、绿浪涛涛,而且是无边无际一看望不到边。居间绿se 丛中升腾着白se 浓雾,足足有百十平方公里的范围烟雾弥漫,显得朦胧、隂 森。金旗只觉得背脊微微发凉,他知道这就是仙人湾的“混元天魔阵”,尽管已经掌握了开启和脱阵的魔诀,要他再进去一次还是不敢。

“目识境”打开,隐隐约约可以看到林莽白雾区域中有一大片暗影正缓缓沉入黑暗地层,越沉越深直至不见。这是困死自己数月的石宮,也就是“妙乙归一阵”,不知为什么心里有些酸溜溜的。也许关时间长了产生感情?也许石壁上雕刻的或许和自己本源有关的故事?也许巨大的翡翠家具以及偶尔获得的魔尊大神通?这个“妙乙归一阵”确实给了自己许许多多,特别是那一份遥远的,近乎荒诞的遐想。

人有时真得很怪,身置于某地、某个环境时种种不适,千怨万恨,一但离开,而且肯定自己再也不会回头时,心情变了,变得那么脆弱,那么弱不禁风。笔者接触过许多知青,他们遥想当年泪眼朦胧的神情,说到小油灯下写家书时描叙得百般诗情画意,柔肠寸断,即使三无肉,也会说那时的白菜发甜,可没有一丁点农药。怪不怪?想说清究竟为什么会如此,看来不是三言两语的事,这里只是略略感慨而已。

反正金旗已经自由,有资格去缅怀过去,这大概就是对受苦人的一些精神补偿吧。

站在白雾区上方金旗才确信自己脱困了。右手一挥,天释戒中取出一块电子表,一看吓了一跳,今天已是七月十二号,从三月底进入仙人湾大林莽足足有三个半月。他深吸一口气,要紧的是辨正方向离开。他记得探险队是由东进入林莽的,便试着朝西飞行。(其实他完全记相反了)

腾飞约七十多公里,脱离雾区后他降低飞行高度,寻觅原来进入的小径以便认准方向。此刻是中午时辰,阳光透过叶隙林子里光线还可以,没多久就发现人迹踩踏出来的小路。哎,路和以前不同,宽了些,好像能过一辆车的样子。还有河?一条三米宽的流水正一路吟唱着穿林而过。树林似乎稀疏些,低矮的灌木居然有被人修现过的迹象。莫非此地有人居住?金旗一下子绷紧了神经。

干脆落下身形,沿路潜入。先是一片水田,又传来几声狗叫,远远地看见几排原木结构的房屋时金旗终于省悟走岔路了。不过眼前的景象实在诱人,他弄不明白在这凶险异常,交通极端不便的环境中怎么会有人居住?根据五、六排木楼的样子居住的人还不会少。太奇怪了!他慢慢潜进,距离一百来左右跃上一棵榕树,自上而下细细观察。

木房像苗族的高脚楼,下部由粗木架起三米多高,然后才结屋盖顶。木楼周围除了几株粗大的青榕,其他树全砍伐干净。这一则防野兽,二则能通风、有利日照。木搂下有木栅栏围住的半地笼子,里面关着野鸡之类的小动物。几条狗正蹲在木笼上打着,几件质地很厚重的衣物挂在树下,看样子是洗过在凉晒。这衣服金旗看不懂,不论款式、质地都超出自己的知识范畴。有趣的是河边还有几洼菜地,种着红绿辣椒。看来山居林地生活还挺有滋有味的。

正偷瞧着,只听第一幢木楼门“吱嘎”响着走出一个人来,一束长发披肩而下,垂至腰际。居然是位女性?若不是很不合身的衣裙看着别扭,光凭五官,此女最起码说得上秀丽、清雅,自成风韵。

她站在屋外木廊上向北眺望,那里是一片丘岭,也许有她的丈夫或父兄正在打猎,暮se 将至盼归了吧?金旗有点想进村和此女聊聊,又恐惊了她,犹豫不决。这时另一幢搂里传出老人的喊声:“阿花,太阳快落山了,你也别尽望着,该生火做饭了。今天打猎的几个一定劳累,听说还要刮盐粉,采几块玉石回来,不知该死的老公猪还在不在,愿祖宗显灵保佑男人们。你备些水酒准备着,多弄些干肉吃食的。”

被称作阿花的女子“嗯”了一声,转身推门入禸 。

完全是中国话,而且是北方口音。在缅甸的荒无人烟的野林中住着一群中国北方人,而且说到“打猎、刮盐、还有采玉”,啊!这里有宝呢!金旗真有点脑子不够用,世界真无奇不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